首页    专题专栏    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

总结报告


反映成果的总结报告

一、改革的背景与基本思路

(一)改革的背景

2016年12月7日至8日,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一种创新,突破了以往思想政治理论课单一育人的困境,努力营造出一种全方位育人的课程体系。通过课程教学当中系统性连续性地渗透思政内容,拓宽思政教育传播渠道,在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中让思政教育更有力度。

(二)改革的基本思路

1.设计专业思政主题

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鲁班文化、名人典故、施工规范、建筑艺术”为专业思政主线,根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特点,确定了建筑工程技术专业34门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

2.确立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理念

确立了“三维协同,潜移默化,德育为先”的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理念。以制度协同为前提,加强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以课程协同为核心,建立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以队伍协同为关键,加强教育主体的构建与提升;深入挖掘蕴含于专业课程中的显性及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专业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最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3.改革教学模式

校内课堂、网络课程、企业课堂为三课堂。校内课堂师傅带徒弟,做好“传帮带”,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项目、实训项目、第二课堂项目、社会实践项目,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和工匠品质;开发和利用得实、超星等网络课程,让学生领略建筑文化;通过跟岗和顶岗实习等企业课堂,让学生体验劳动之美传承职业精神

4.建立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库

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共同设计专业课程思政内容,并将课程思政设计理念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所有课程推广使用;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开发专业课思政资源,深挖思政元素,建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思政资源体系。

5.创新评价体系

建立了评价标准规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内容岗位化和过程化的“五化”学习评价体系。

6.建立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互融互促机制。

思政课的专职教师、辅导员和各科专业课的教师保持互动,实现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互融互促。

二、改革的目标与主要内容

(一)改革的目标

改革的目标就是解决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思想道德素质目标不明确。

2.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思政元素不够。

3.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方式方法缺乏校内校外协同、理论实践结合。

4.专业课程思政成绩评价过多注重课中、缺少企业等第三方参与。

(二)改革的内容

1.确定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以“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鲁班文化、名人典故、施工规范、建筑艺术”为专业思政主题,根据专业课程的特点,确定了每门课程的思政教学目标。解决了专业课程思政教学目标不明确的问题。

2.建立思政资源体系。思政课与专业课教师共同开发专业课思政资源,建立资源体系。围绕工匠精神的精神内涵,挖掘典型任务与工匠精神的融入点,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思政元素,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解决了专业课程有机融合思政元素不够的问题。

3.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构建了“三课堂、项目化、体验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校内课堂、网络课程、企业课堂为三课堂,利用三课堂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中培养敬业精神和工匠品质,通过跟岗和顶岗实习,让学生体验建筑文化和职业精神。解决了缺乏校内校外协同、理论实践结合的教学方式方法的问题。

4.改革教学评价体系。建立了评价标准规范化、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评价内容岗位化和过程化的“五化”学习评价体系。学生课程思政成绩单由课前、课中、课后组成,考核点主要由自主探究、逻辑思维、专注精神、规范操作、知识掌握、创新思维、精益求精、归纳拓展等方面组成,不同的课程考核点稍有不同,评价方式分教师评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系统评分、企业评价等,形成了“五化”学习评价体系。解决了评价方式单一的问题。

三、主要成果

(一)确立了“三维协同,潜移默化,德育为先”的专业课程思政改革理念

以制度协同为前提,加强教学管理的顶层设计;以课程协同为核心,建立多维立体的课程体系;以队伍协同为关键,加强教育主体的构建与提升;深入挖掘蕴含于专业课程中的显性及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专业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最终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创建了“立体渗透、多维并行”的专业课程思政改革模式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不断探索专业教师与思政教师无缝对接的路径和机制,以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为抓手,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并辅以第二课堂活动,构建起“劳模精神、工匠精神、鲁班文化、名人典故、施工规范、建筑艺术”的专业思政主题,从敬业、精益、专注、创新四个层面落实思政目标;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以课堂教学为主,第二课堂为辅,网络化资源平台为补充的立体化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立体化思政资源体系汇总见图1。

图1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立体化思政资源体系汇总

(三)形成了“三课堂、项目化、体验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

学院自2013年开始对全院教师实施项目化教学达标测试活动,所有上岗教师均要通过项目化教学达标测试,提高教师双师水平与思政意识。例如在《建筑施工技术》课程教学中,以实际工作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依托,项目由简单到复杂,能力目标由浅入深,思政目标由表及里,任务导入完成工匠精神的宣贯,任务实施以国家标准、规范进行施工方案设计及施工工艺处理,落实精益求精、专注专心的精神培养,任务评价以5S等企业标准考核思政目标,实现思政目标可评测。校内课堂、网络课程、企业课堂为三课堂,将课程思政融入教学项目、实训项目、第二课堂项目、社会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学习中、完成各类项目中体验思政内容,达到思政教育目标。

(四)建立了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思政同向同行、互融互促机制

第一,推进思政课程融入专业特色。学院思想政治课立足于思想政治基本理论,立足于聚焦国家战略和社会热点问题,将教学设计为理论讲解和社会实践两个部分。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活化教材,将焦点问题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例如讲解法律法规时,融入部分专业的职业规范,讲解建筑概论课时,融入建筑专业的发展历史及未来展望,不仅使学生对专业知识有了深刻的理解,而且对职业世界有了初步的认知。

第二,推进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内容。学院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资源,把思政元素和职业素养融入专业课程建设,例如在土建专业的专业课程中,对鲁班精神进行重点讲述,突出工匠精神的引领,融入职业标准观、能力观等,以此打造一体化德育教育体系。

第三,建立各类课程与思政课教师之间在课程思政上的对话交流、协同合作联动机制,形成各类教师齐抓共管、通力合作的思政育人格局。一是建立专业课教师、思政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座谈交流制度,共同分析研讨学生思想政治表现,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二是各类课程教师需要承担相应的思政工作,例如担任班主任、社团导师、兼职辅导员等,思政课教师挂钩联系二级学院协助学生管理等工作,教师从不同角度全面了解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思政育人的针对性。

建立了“五化”学习评价体系

学生课程思政成绩单由课前、课中、课后组成,考核点主要由自主探究、逻辑思维、专注精神、规范操作、知识掌握、创新思维、精益求精、归纳拓展等方面组成,不同的课程考核点稍有不同,评价方式分教师评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系统评分、企业评价等,形成了“五化”学习评价体系。

四、实施效果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三课堂、项目化、体验式”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通过5年的实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德技并修,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成果培养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1267人,参军入伍52人,培养入党积极分子397人,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128人,有679名学生受到学校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奖励,申请专业社团29个。学生参加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累计获得省级以上奖项68项。学生对专业的热爱程度持续攀升,学生专业对口就业率达9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8%。涌现出“临沂好人”王一飞、“拾金不昧好青年”朱昊炜等一批品学兼优的学子代表。

近5年,学生对口就业率见图2,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见图3。

图2 近5年学生对口就业率示意图

图3 近5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示意图

(二)教学相长,教师职业能力快速提升

教师的职业能力也获得快速提升。专业教师100%实现与思政课教师共建课程,1名教师主持获批立项山东省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名教师获全国技术能手,1名教师获“山东学校优秀思政课教师”荣誉称号,1名教师获得“临沂市振兴沂蒙劳动奖章”荣誉称号,1名教师荣获山东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2名教师获山东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二等奖,9名教师被聘为临沂市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库专家,成果辐射全省教师成长,开展沂蒙精神思政专题培训全省骨干教师218人。

(三)助推教研,物化成果丰硕

结项省级以上教改课题12项,立项《建筑制图与识图》等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出版教材8部,立项省级课程思政专项课题3项,立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发表专业论文46篇,其中EI、SCI收录5篇,北大核心论文5篇,出版研究专著1部

五、主要创新点

该成果主要创新点在于:

(一)“三维协同”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创新

紧抓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制约瓶颈,形成“三维协同”的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路径。制度协同,学校、二级学院分别制定德育工作方案,系统规划和编制涉及考核方案、课程标准、教材开发、人培方案、教学质量评价等环节的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协同育人的管理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促进各项制度的集成创新,实现协同育人的制度化、常态化;课程协同,构建思政课+通识课+专业课的“一体两翼”课程性质体系,构建平台课程+核心课程+拓展课程的课程形式体系;队伍协同,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专业课教师的协同。最终形成制度协同、课程协同、队伍协同,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体验式”课程思政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出三阶段体验式教学模式。第一阶段认识体验:一是校内课堂启迪心灵;二是网络课程沁润思想。第二阶段践行体验:一是课堂项目教学角色扮演;二是社团活动亲身参与;三是沂蒙革命纪念馆红色寻根。第三阶段知行合一体验:通过跟岗和顶岗实习等企业课堂,体验建筑文化和职业精神,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检验的自觉性,从而树立正确信仰、内化道德品质。

(三)“五化”学习评价体系创新

评价分课前、课中和课后,评价做到过程化;用建筑行业标准评价,评价做到规范化;评价有老师、学生、企业人员参与,评价做到主体多元化;评价方式有教师评分、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系统评分、企业评价等,评价做到手段多样化;评价项目与生产任务对接,评价做到岗位化;开展学生自评,促进自主发展;开展生生互评,增强学习动力;开展师生互评,保持学习张力。通过“五化”学习评价和师生互评,创新了课程思政学习评价体系,提高了专业课程思政育人效果。

六、推广应用情况

该成果在推广和应用方面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同行肯定,社会广泛关注

成果在校内被建筑工程技术及土建相关专业采用,直接、间接收益学生达5986人;吸引山东水利职业学院等国内28所高校前来学习交流,并被山东理工职业学院等6所大中专院校借鉴应用。中央媒体报道教学成果相关内容9次,省级媒体报道教学成果相关内容24次,成果实际应用效果和社会推广价值较好。

近5年,兄弟院校来校交流学习占比情况见图4。

图4 近5年兄弟院校来校交流学习占比示意图

(二)服务社会,助力产业转型升级

牵头成立了临沂市装配式建筑教育联盟,以副理事长单位身份加入山东省智能建造职业教育集团,成立天元产业学院,培训山东省建筑技术人员7116人,与山东城开远大装配式建筑有限公司联合申报获批山东省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项,为山东省建筑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209场次。

主办两届临沂市装配式建筑发展论坛,省、市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领导、206家企业和12所院校代表1328人参加,成果在论坛进行分享,成果主持人做主旨演讲。





临沂职业学院  鲁ICP备:09033875号  鲁公网安备 37131102371330号  招生电话:0539-2872066  0539-2872077  邮编:276017  地址: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湖东路63号